当风电后市场规模“到2020 年达千亿”的观点常现报端时,我们不得不为此泼上一盆冷水。据《风能》多方求证,后市场所具有的规模与财富,离此数字还相当遥远。
“我们统计出质保后的市场规模比较小,截至2015 年年底大概也就84 亿元左右。”北京优利康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精家提供的数据与业内不少观点接近:“这个规模不仅包括运维,还包括技改、备件等环节。”
而根据多家企业与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由于我国很多风电项目即将出质保,后市场将迎来持续性增长。但是由于涉及多种变量,难以精确计算,因此到2020 年,风电后市场的规模应在200 亿至400 亿之间。
虽然五年后的产业规模还不能完全确定,但其市场构成,如今便可以初见端倪:参与这个市场的主要包括整机商、业主和第三方,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其中,大多数整机商在经营主业——制造整机的同时,不断向服务延伸。同时,由于其掌握了相对核心的技术,便于开展技术改造,且在质保期当中对自产机组积累了丰富的运维经验,从而更易获得业主信赖,成为了后市场的主力,占有着70% 左右规模。除此之外,一些业主为便于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技术而组建了自己的运维团队,管理旗下风电项目。第三方企业则指除整机商和业主外的企业,但由于整机商与业主占有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其发展空间被部分挤压。
据一位专家介绍,目前参与后市场的企业已多达300 余家,而这些公司中很多在迅速地出现与消失。鱼龙混杂的背后,有着多种隐忧。其中,人员短缺、备件管理效率低、标准有待细化、信息不畅等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员短缺、备件管理效率低、标准有待细化、信息不畅等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目共睹的是,风电场往往地处偏远,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在那里工作的运维人员往往需要面对很多困扰。这些困扰一方面来自结婚生子、照顾父母的需要,另一方面来自发展与进步的需求,使得很多运维人员仅工作2 年到3 年便离开了现场,平均工作时间仅有5 年,替换率很高。
运维人员的不稳定性,带来相当大的隐性成本,却往往被企业所忽视:合格的运维人员需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培养成才要花费相当的时间与成本,如果只工作2 年便离开岗位,将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由于人员的不稳定,经验传承便成了问题。有经验的工程师离开,往往造成人才的断代,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造成的设备、材料损失情况,如今也并不鲜见。
人才问题的日趋严重,已经逼迫强调效率的公司,采取各种方式挽留员工。
“一是给有上进心的员工上升通道,给他提升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能力的机会。二是要有一个人员关怀体系,因为在地域偏远地区工作,如果处理不好,会显得孤苦伶仃,没有安全感和亲情感,人员关怀体系能让他心里有个底,有个依靠。”对此,李精家很有心得:“还有一个是各小组带队人用什么心态与大家相处,对队伍的稳定特别重要。如果时时刻刻关心人,用心相处,稳定性就没有大的问题。”
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出质保项目不断增多,使企业除了尽量挽留现有人员,还需要不断增添新生力量。就目前而言,毕业于“211”或“985”高校的学生,在运维现场极为鲜见。更多的运维人员是由企业所培养的。例如,金风科技开办的金风大学,不但培训天源科创的运维人员,还为业主提供相关培训。优利康达则开办了一所运维学院,针对与该公司有关的业务,进行人员培养工作。
然而,由于各企业对运维人员的培养体系不尽相同,培养出的人员素质也就参差不齐,这亟需一套明确规定运维人员应具备哪些资质,还可对其进行职级划分的人才审核体系给予支撑。然而,为整个行业所通用,具有一定主导性的人才审核体系目前仍为空缺,加以替代的也还是企业自己所订立的原则。
目前的现状是,就入行资质而言,运维企业普遍会要求有电工证和登高证;就职级划分而言,主要依赖企业建立的评审体系。以优利康达的评审体系为例,该公司将运维人员分为四级,这不但需要通过相应的理论考试,也要参照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来划分。
公共人才培养与评审体系的缺失,已经开始阻塞人才流动,妨碍企业正常的市场竞争。“对这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而言,有一个人才评级标准还是挺必要的。可以请业内专家针对运维环节建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并且需要有可操作性。”李精家给出他的建议:“同时,应将人才培养和人才审核相结合,做系统考虑。”
人才很重要,但缺少了备品备件,故障机组将无法运行发电,运维人员也只能干瞪眼睛。因此,如何对备品备件做到有备无患,安全高效也总是令管理者们头痛不已的事。
目前,后市场正处于发展初期,出保机组品牌集中度不高,区域性布局影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考验和困扰着企业的备件管理能力。
据了解,目前我国备件管理仍普遍以项目为单元,进行单独操作,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资源重叠。有企业的备件库存压款上亿元,而这些库存当中,仅有40% 在半年当中曾被使用。与此同时,由于供应渠道重叠,项目间实际上有60% 的备件可以通用,却因管理体制的束缚很难形成最大化利用:有机组出了故障,业主只能到周边项目去借用,而无法进行直接买卖。
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应用,通过大数据挖掘,进行风电机组的预防性维护,减少备件库存。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备品备件的交易平台,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调节库存需求。
“例如,现在风电项目自备备件为80%,周边第三方仓库才20%。如果建立一个交易平台和区域性集中仓储,使符合标准的备件能够在机组出故障后两小时内到货,那么风电场就可以少备备件,比如只需自备10%。”上海探能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向军对《风能》记者说。
除努力提升备件管理效率外,备件的质量问题也日益显现,尤其是备件维修环节中,业主被“坑”的情况屡有耳闻。
事实上,备件维修是一项相当具有技术含量和专业性的工作,一些部件商或整机商由于掌握相关产品参数,以及技术和检测能力,而更易开展此项工作。“我们做维修,就把它定位为再制造,其要求是,通过维修或者是其他技术能够保证维修出来的产品不亚于新品的质量。包括质保期,新品有多久的质保期,维修过的就给多久的质保期。”天源科创一位业务负责人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谈到。然而,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被更换下来的备件并未进入上述渠道,而是在低水平的维修后,没有经过检测就重新进入了市场,难以保证质量。
这需要行业形成一项有针对性的机制,对从事备件维修业务的企业,进行实验设备与专业技术摸底,从中发现问题,通过编制与提高技术标准,确保机组安全与业主利益。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优秀供应商评选,推荐合格品牌,对于不良品牌和有不良记录的供应商加以披露。”环县南车风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廖湘晖对记者说。
但是,当备件能维修的已经维修,仍无法满足机组的运行需要怎么办?
一些业主确实遇到了如此尴尬的问题。早在数年前,参与我国风电市场的整机商曾多达80 余家,如今,他们中的一些离开了中国市场,一些放弃了风电业务。而此前这些企业所销售运行的风电机组,成了“没娘的孩子”。备件要么无处购买,要么价格昂贵,用一位行业专家的话说是“害惨了业主”。
“这部分机组很多都是亚健康。保有量大的机型,关注和解决问题的人多,总能力也强。如果安装数量太少,且分散在各地,很少会有人下大力气研究整套解决方案,一方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开发价值。”李精家说。
事实上,对于专业做备品备件环节的徐向军来说,解决这个问题也并非毫无可能。一方面可以找供应链,也就是直接找当初的部件商,另一方面是进行国产化替代。
“其实风电机组只有几大系统,替代方案现在也挺多,比如电控系统大家就比较通用。其实国产化替代并不只是中国企业替代外企的产品,也包括外企替代另一个外企的产品。”徐向军认为。
在人才与备件作为基本元素使风电项目顺利运行后,针对技术改造与运行维护所制定的标准,是有效促进风电项目提高效率的另一“利器”。
技术改造作为在风电项目投运后进一步提升发电能力、提高运行安全水平的有益工作,对业主生产部门有着不小的吸引力。但当业主将其纳入财务预算流程时,这些工作往往难以进一步推进。一方面,由于这项工作的技术含量不易辨别,甚至难以认定其性质——到底是消除缺陷,还是为发电“锦上添花”。再加上缺乏参照,使业主对如何付费,付多少费犯难。另一方面,对技术改造产生的效果也不好评价,因为这涉及到风况等客观条件的变化,容易造成双方意见不统一,甚至产生纠纷。
其实,在后市场的各环节中,技术改造并不是唯一因价格而遇到发展困境的环节。实际上,低价竞标也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由于采用招投标制度,且为避免“暗箱操作”,价格成为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合同的重要依据。而由于相关工作往往对投标商资质没有要求,在招投标过程中,容易出现报价背离正常范围的情况,却因为制度约束被业主不得不采纳,极大打击了按照“原则”和“规矩”办事的企业。
在招投标过程中,容易出现报价背离正常范围的情况,却因为制度约束被业主不得不采纳,极大打击了按照“原则”和“规矩”办事的企业。
“感觉后市场就要走上了老路。”一位专家向记者感叹到。其所指的“老路”,是数年前在整机制造与销售环节所发生的无序竞争情况,直接导致了一部分价低质次的机组进入市场,浪费了资源,影响了效益,造成了一些难以挽回的损失。
事实上,上述各环节中所面临的价格、机制问题并非无解。与对运维人员的评审机制一样,可以通过出台标准推动解决。早在2010 年,我国就已经出台了《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及维护要求》,虽然涉及面较广,但对于每个方面的规定并不够具体与详尽,造成了执行上的弹性。因此,有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对各环节和专项进行细化。
“对于运维的检查、维护、维修等各环节工作应进行详细规定,并可针对各类机型,比如双馈和直驱等应怎么做运维,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细化。”上述专家谈到:“但细化的标准,需要便于执行。”
当标准细化到一定程度后,运维工作中的弹性就会减少,技术要求将反向促进行业门槛提高,从而限制价低而服务差的参与者扰乱市场。
针对技术改造工作如何评价,也需要分类采取办法。“关键几种类型的技改,评价方法和效果验证都是不一样的,应该编制一个统一的效果验证办法。”廖湘晖认为。
据悉,除标准细化外,目前我国已有认证机构针对这个问题推出了风电机组运维能力评估。以鉴衡认证为例,其已经开展对参与评估的运维企业进行运维管理、定期维护、故障检修和大部件检修等服务能力的评估,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数年前整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如今的后市场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留下了一些不稳定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如果仅凭标准的逐步完善,未免有些“赶不上火车”,也不太“对路”。
以出质保期为例,一些风电项目已经过了质保期,却由于业主担心设备质量造成损失,而不愿办理出质保手续,致使质保押金无法返还整机商,间接影响了行业资金流动。同时,也确实是由于一些设备存在质量有待提高的情况,使参与后市场的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帮助业主解决问题。因此,促进机组质量与发电能力进一步提升,对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值得庆幸的是,针对整机商与业主就质量无法达成出质保共识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了一定对策。仍以鉴衡认证为例,其建立了一套名为《风力发电机组质量保证期验收技术规范》的验收规范,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质保环节,已经对数个风电项目进行了机组出质保验收。
如同“救火”般的故障处理与维修方式,已经被逐渐淘汰。
如果说出质保验收工作显得略微被动,那么保险的介入,能够为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直接动力,因为企业为了促使保费下降,会主动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而针对运维水平的提升,保险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在保费设计时,可以对注重运维管理与安全生产的项目,降低一定额度的保费;针对因缺乏管理维护而易出故障或事故的项目提高保费,从而促进企业加强管理。
但话说回来,如何才能使外界了解一个风电项目的运行情况是否可靠?这便需要组织建立一个信息平台。
早在2010 年,国家能源局便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风电设备制造和运行情况调查的通知》(国能新能〔2010〕141 号),委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定期开展针对风电设备运行情况的全国范围调查,由企业上报设备故障和可利用率等相关信息。据了解,全国风电设备信息监测与评价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并上线,风电设备与开发企业能够通过该系统,在线报送全国风电产业相关数据。
“这项工作不仅使市场更公开透明,对市场了解机型情况更有利,还对制定保险赔率、分析运维成本和投资前景,以及设备故障优化等工作有益。”在2016 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在谈到这项措施时说。
事实上,在任何行业,人海战术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人能创造工具,利用工具能够比仅凭双手创造更多的价值。当风电后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效率需求越来越高的时候,仅靠个人经验或人员数量,已经无法满足管理需要。那种如同“救火”般的故障处理与维修方式,已经被逐渐淘汰。
事实上,现今的风电设备本身便具有相当高的自动化水平,使互联网技术更容易帮助风电运维、技改等工作提高效率,因此,很多企业都开发了针对风电场运维及备品备件管理的软件平台。例如,天源科创组建了总数达200人的软件工程师团队,对企业几乎所有环节的管理工作,都进行了数字化、集中化、远程化升级,数年前便已推出了“数字风电场运营管理平台”。远景能源也早已推出了“智慧风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能够通过传感器、数据传输设备以及监控中心,将风电场建设、运行的相关参与方联接起来,实时采集、分析数据,从而形成一套智能化的风电场管理方案。
为满足数字化管理需求,除使用整机商提供的系统外,一些业主通过自己的团队或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发适用于其管理工作的运维系统。例如,中节能甘肃风电公司便自主研发了一套颇为人性化的“风电场生产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了设备台账管理、缺陷管理、运行管理、数据报表、物资管理、员工考核以及查询统计等功能。而作为第三方的东润环能,也早已开始通过对大数据挖掘,拓展出机组诊断和智能化运行维护业务。北京岳能则推出了“智慧新能源一体化”方案,将风电场的所有生产业务都整合在一起。
显然,能源互联网作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可再生能源可靠高效生产的方法集,已经实实在在地在为风电后市场提供发展动力。在下一个五年,中国风电装机或将超过2 亿千瓦,越来越多的风电场将出质保期,中国风电后市场会获得持续高速的增长。在能源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助力下,在对人才、备件、标准、质量等多方面环节逐步理顺的同时,后市场必将成为中国风电产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