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 正文

从制造到创造 海上风电设备自主化迈大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2-20  浏览次数:282

江苏蛟龙重工集团12月8日迎来了非同寻常的“三喜临门”,该公司建造的国内最宽的多功能半潜式海洋工程船水下合拢成功,海上起重生活平台、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两项海上工程也同时开工,三大工程同时剪彩,这标志着蛟龙重工已经全面进入军工、海工、风电等尖端科技产业领域,实现了从“蛟龙制造”到“蛟龙创造”的转变。

8日当天,在长138米、宽78米的多功能半潜式海洋工程船上举行的庆典仪式上,蛟龙重工集团徐国华董事长对中外来宾和客商,用充满底气和信心的语调说:“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但冬天虽然寒冷,却孕育着万紫千红的春天。我们有信心和大家共创繁荣美好的明天。”在徐国华看来,从传统的民用钢结构制造企业向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成功转型,将为蛟龙重工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江苏蛟龙重工集团始创于1958年,目前集团正在实现从船舶配套向整船建造、海洋工程配套服务及风电行业转型,是美国通用电气、韩国现代重工、日本三菱重工、芬兰MacGREGOR、丹麦马仕基等国际著名企业集团在国内的合作伙伴。

独创可自航海上风电安装平台

徐国华告诉记者:“以前国内没有制造过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我们与美国企业共同研发,此后买断了此项技术。因此这次开工的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开工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

“通过这三项工程,不仅能够使我们具备相应的制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获得过程管理的宝贵经验。”江苏蛟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王梅生说。

据了解,此次开工的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是为新加坡亚洲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将被用于岸外风电行业的风车安装,可以在水深3.5米~52米的沿海区域进行风车安装、修理工作,主甲板上能够存放重量高达1200吨的风车叶片、电机设备和塔筒。

另据介绍,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按照美国船级社(ABS)《海上移动式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2008)对无限制航区的自升式平台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按照设计规划,该平台长72米,宽38米,型深7米,设计吃水3.5米。可供90人海上日常工作、生活、居住与娱乐。并且设有露天直升飞机停机坪,可供SikorskyS61型直升机起降。

记者此前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了解到,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生产了两条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都是为英国客户制造的。但还没有生产过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据业内人士介绍,安装船一般具有自航能力,而安装平台大多不具有自航能力。王梅生特别向记者强调,此次开工建设的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具有自航能力。这意味着,无需借助其他船只,该平台就可到目标区域进行作业。

海上风电安装商机初现

近年来随着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海上风力发电也被寄予厚望。不过,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其开发难度远远大于陆地风力发电系统建设,而且建设与运行海上风电场的成本明显高于陆地风电场。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有一些国家开始实质性尝试。2007年年底,我国首个海上风电项目――10万千瓦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开工建设。数据显示,目前,海上风能开发仅为整个风电市场的1/%。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海上风电机组安装用驳船的短缺是导致海上风电场开发成本高昂的关键因素之一。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业主公司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开华表示,由于起步晚,我国在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方面还缺乏相关研究,目前还没有建成适合海上风机安装的专用船只设备,只能借助于一些改造船只。因此,实用、安全的运输和安装是所有海上风电建设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虽然目前海上风电产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对相关装备的需求已开始显现。不久前,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公司宣布拟再投资50亿元用于海上风电设备研制,其中重要一项就是要建造海上风电安装船。此外,也有诸如江苏盛裕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提前布局,希望抢占海上风电安装的先机。正如徐国华所判断的那样:“海上风电市场的爆发是早晚的事。”而蛟龙重工此次就是瞄准了抢占市场的先机。

海上风电市场前景在自主化

徐国华告诉记者:“在海洋工程产品方面,蛟龙重工虽然在制造环节实现了自主化,但设计上还需要新加坡团队的支持。蛟龙重工下一步的目标是,争取能够逐步实现设计的自主化。”他表示,新加坡聚集了海洋工程产品方面的优秀设计人才。蛟龙重工已经收购了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通过与新加坡方面的合作,蛟龙重工的自主设计能力会大幅提高。他认为,在风电领域,服务会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盈利支撑点。“虽然蛟龙重工的风机整机制造能力难以与同行竞争,但可以在风电服务领域大有作为。比如制造海上风电安装平台。”

实际上,蛟龙重工早已将触角伸到了风电装备领域。目前已经与五大电力集团之一的大唐集团在内蒙古包头固阳有风电合作项目。

徐国华告诉记者,现在表面的现象是,很多企业一哄而上,都在抢风电市场。实际上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产能并不多。风电的产业链很长,也不仅仅是风机制造,很多环节上还是空白。

从一家从事民用钢结构的企业,转变成做海工产品的企业,再到进军风电装备,蛟龙重工在转型中逐步壮大。徐国华表示,向新能源装备企业的转型不是从今天开始的,而是3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这种未雨绸缪的举措也意味着中国风电装备企业在逐渐学会适应市场,变得成熟起来。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