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分析 » 国内市场 » 正文

阳江加快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4  浏览次数:191

  迎着吹响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号角,阳江“蓝色产业”又扬帆开启新航程。

  经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审议并原则通过,近日,《中共阳江市委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阳江将掀起新一轮海洋开发建设的热潮,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亮点。《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要点和亮点是什么?有哪些加快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重大举措?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负责《实施意见》起草工作的市委政研室负责人,全面解读《实施意见》,一览阳江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蓝图。

  出台背景

  在全省各地市率先谋划蓝色崛起

  2009年,省第六次海洋工作会议后,我市出台了《中共阳江市委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海洋产业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决定》,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全市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海洋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去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5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6月份朱小丹省长到阳江视察指导工作时,要求阳江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市。为此,市委、市政府着手制定《实施意见》,为我市实现“蓝色崛起”谋划宏伟蓝图。7月20日,《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正式印发,短短10天后,市委、市政府就在全省各地市率先出台《实施意见》,吹响以“蓝色经济”引领未来阳江发展的“集结号”。

  要点解读

  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市

  《实施意见》就阳江如何念好“海洋经”,设计了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径。对阳江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规划布局作出了清晰、准确的定位。

  总体要求

  《实施意见》:主要任务是建设临港工业基地、滨海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现代渔业基地、滨海清洁能源基地、海洋文化产业基地、海洋科技产业聚集区、海洋生态示范区等“五地两区”;发展方向是建设成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区,推动阳江进入新一轮发展快车道。

  解读:今年5月9日,市政府与省海洋渔业局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阳江市海洋经济强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双方要共同推进“五地两区”建设,将阳江建设成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区,为广东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有效的探索。因此《实施意见》将“五地两区”建设作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重要内容,将建设成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区作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发展方向。

  发展目标

  《实施意见》:到2015年初步建成海洋经济强市。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超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40%左右,海洋经济成为我市经济重要增长极。到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市,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力争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1000亿元。

  解读:《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超过1300亿元”。按此推算,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为520亿元。因此,《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超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40%左右。考虑到海洋经济在我市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了2020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力争比2015年翻一番的远景目标。

  规划布局

  《实施意见》:构建以阳江市区为中心,以沿海拓展轴为主骨架,以阳东片区、阳西片区、高新片区等点状片区为支点的海洋重点发展区以及以海陵岛和蓝色海岸带为龙头的海洋综合发展区。海洋重点发展区主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船舶制造、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临海工业和航运物流、产品研发、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海洋综合发展区主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滨海清洁能源和海洋文化产业。

  解读:《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重点发展区要以阳江市区为中心,以沿海拓展轴为主骨架之一,以阳东片区、阳西片区、高新片区等点状片区作为主要增长极;海陵岛和蓝色海岸带要作为生态发展区和海洋综合发展区。因此《实施意见》提出了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同时统筹考虑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提出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现代服务业,推动我市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创新亮点

  不断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

  《实施意见》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强化海洋生态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作出了战略性的部署,许多措施切实可行,高瞻远瞩,亮点纷呈。

  1、临海工业

  三大工业基地领跑

  《实施意见》针对我市工业发展比较落后的现状,将集约发展临海工业摆在最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工业在全市三次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亮点一:发展重点是高新区、阳东和阳西三大临港工业基地。高新区重点发展集装箱制造、海洋精细化工、海洋生物医药、食品(海产品)深加工、港口仓储物流等现代产业;阳东重点发展核电装备制造产业,建设广东核电产业基地;阳西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上风电设备、船舶制造等产业。

  亮点二:发展导向是集群化、集约化和高端化,特别是要引导发展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等。

  亮点三:发展依托是加强“湛茂阳”临港经济圈和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圈交流合作,特别是深化与共建市的合作。

  2、滨海旅游业

  打造“一岛一带一海岸”

  旅游业是我市第三产业的龙头,滨海旅游业是其中的“王牌”。《实施意见》提出要致力做大滨海旅游业,让它在海陵岛、阳西、阳东等地“竞相绽放”。

  亮点一:力争把海陵岛打造为国际旅游休闲岛。海陵岛享有“南方北戴河”和“东方夏威夷”的美称,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实施意见》提出要高起点修编海陵岛总体规划,加快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抓好“南海I号”大道的改造提升,发展游艇经济和国际邮轮旅游,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力争把海陵岛打造为国际旅游休闲岛。

  亮点二:滨海蓝色景观旅游带。《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海上绿道与城市绿道建设,通过绿道串联沿海城镇景点,构筑滨海观景长廊,形成滨海蓝色景观旅游带。

  亮点三: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实施意见》提出对接珠三角、北部湾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积极参与“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融入粤桂琼“金三角”旅游线路,打造粤西著名滨海旅游黄金海岸。

  3、现代海洋渔业

  耕耘大海挺进“深蓝渔业”

  阳江地处南海之滨,是广东传统的“鱼舱”,渔业资源得天独厚,非常丰富。《实施意见》提出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推动传统的养殖业、捕涝业转型升级。

  亮点一: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深水网箱养殖作为国家“十一五”的重大科研成果,在养殖安全和养殖效益上优势凸显,不仅实现了养殖生产工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而且具有环保节能、生态保护等优越性。《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发展“深蓝渔业”,推动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化、集群化,扶持建设南鹏列岛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

  亮点二:积极发展远洋渔业。远洋渔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远洋渔业涉及国家的海洋权益、经济利益、食物供应安全、资源和外交战略等,发展海洋渔业意义重大。《实施意见》提出要制订扶持外海远洋渔业发展优惠政策,引导各类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木质渔船改钢质试点,支持具有开发深海渔业资源能力的龙头企业组建一批装备先进、适应深海作业的现代化捕捞船队,建设外海远洋渔业生产基地。

  4、海洋文化业

  打造南粤海洋文化传承地

  阳江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浓厚。《实施意见》提出要繁荣发展海洋文化,全力打造南粤海洋文化传承地。

  亮点一:打响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南海I号”是我市一个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实施意见》提出要突出“南海I号”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主题,加快建设广东海洋历史博物馆,努力提升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陈列展示水平,主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打响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

  亮点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我市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为代表的海洋文化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因此《实施意见》提出要围绕“南海I号”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文化博览会展等文化产业项目。

  5、强化海洋生态建设

  既要“海里淘金”更要生态文明

  保护和治理海洋环境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实施意见》提出要通过推进海洋污染防治、建设海洋生态示范区,强化海洋生态建设。

  亮点:海陆环境同治。发展海洋经济既要“海里淘金”,更要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切实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绝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弯路。《实施意见》提出要强化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和临海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逐步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产能。加强海洋环境敏感区、陆源入海排污和临海重大项目监视监测,推动海陆环境同治。

  6、优化发展环境

  海洋开发项目向民资开放

  《实施意见》提出要从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财政税收扶持机制、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五方面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目标顺利实现。

  亮点:海洋开发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除国家限制的领域外,海洋开发项目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一是加大项目用地、税收优惠等方面扶持力度,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海洋科技产业,设立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建设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示范基地。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投资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及港口设施、航运、仓储物流等交通服务项目。二是鼓励民间资本依法采取多种形式合理开发海岛、海洋等旅游资源,特别是以旅游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无居民海岛整体开发。支持民间资本组建专业化的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企业,开发生态休闲、疗养康体、邮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产品。三是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木质渔船改钢质试点。四是围绕“南海I号”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博览会展、动漫创意等文化产业项目,开发海洋生物标本、船模等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民间工艺品。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